同舟共命,同气连枝。
“电商之都”杭州,浙江省会,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自古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
“世界硒都”恩施州,武陵山腹地、湖北省最西部,全国最年轻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相隔千山万水,两地却在脱贫攻坚中结缘。2016年10月27日,恩施州被纳入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范畴,明确由杭州市结对帮扶。
4年来,杭州市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2亿元,社会捐赠2.5亿元,精准投建951个帮扶项目,覆盖恩施全州88个乡镇和111个深度贫困村。
2019年,恩施州八县市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杭州结对帮扶之初的14.88%降至0.23%,贫困人口从52.5万人减少到不足1万人。2018年和2019年度,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杭州和恩施连续两年取得“好”的等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9月26日,在中国和联合国经社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举办的减贫与南南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上,《杭恩携手扶贫新模式》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域唯一入选案例。
“放下行李就是恩施人”
2018年4月18日,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领队、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长吴槐庆透过飞机舷窗看着连绵起伏的巍峨群山,深感重任在肩。
此时,恩施大地脱贫攻坚正处在“滚石上坡”阶段。
“放下行李就是恩施人。”“起跑就是冲刺!”工作队到达恩施当晚,吴槐庆启动“遍访贫困村”计划。短短3个月,他和队员们走遍恩施州88个乡镇、400多个贫困村,“摸穷根”“诊穷脉”,撰写调研报告18篇。
恩施市盛家坝镇枫香河村,曾经破败的吊脚楼,如今变身一幢幢土苗风情特色民宿。这背后,是杭州援派干部姚洪华锲而不舍的努力。一次次登门拜访、一遍遍反复劝说,原先并不看好发展民宿的村民最终决定“跟着杭州干部干”。现在,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夏天避暑,周末小憩。
“向最难处攻坚,在最痛处发力。”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把他乡作故乡,忘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吴槐庆的妻子在杭州动手术,他无暇顾及;挂职来凤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张俊,新婚第二天就奔赴工作一线;挂职巴东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吴斌,奶奶过世没能及时回杭吊唁;挂职恩施州委组织部的胡建亮,女儿脚骨骨裂,每每听到电话那头的哭声,禁不住默默擦拭眼泪……
除了20多只“领头雁”,杭州还派出专业技术骨干。4年来,7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来到恩施,开展医疗、教育、农技“传帮带”,帮助培训党政干部9716人次、专业技术人才25951人次、创业致富带头人5058人次。
杭州西红花成利川农民致富花
10月30日,利川市凉雾乡,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全自动恒温玻璃大棚内,从杭州引进的10万余颗西红花种球整齐摆放在一排排铁架上,绚丽绽放。
“杭州是国产西红花的发源地,现在,杭州把最前沿的种植技术带到了利川。”浙江大学食品营养学教授沈立荣说,盛开在清江源头的“杭红花”,将成为利川农民的致富花。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
杭州拥有资本、人才、市场、技术等优势,恩施州有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宝贝。为融合协作双方优势,增强产业造血功能,杭州全面动员浙商、杭商参与恩施州产业扶贫。
目前,93家浙商企业在恩施州落地投资已达30多亿元,建成17个产业园区和123个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基地,带动全州形成茶叶、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高山果蔬四大特色产业。
在来凤县,杭州市拱墅区援建湖北省养殖规模最大的中华蜜蜂生产基地,形成每年15万斤土蜂蜜的产能。
在建始县,杭州市滨江区成立滨建公司,建成20万羽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创新资产合作模式,让92个贫困村当股东。
在恩施市,杭州市帮助引进技术,将往年无人采摘的夏茶加工成抹茶,提高茶叶附加值。2019年,直接受益农户4936户,茶农增收1136万元。
贫困户孙国胜夫妇,因肢体残疾求职屡屡碰壁,如今被安排进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工作,每天打扫卫生,看管西红花。“我俩加起来只有七根手指。一个月能有5000元的收入,过上了好日子。”孙国胜说。
培训技能授之以渔
包专列,设置专门候车厅,做好核酸检测——5月20日上午,恩施州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就读的153名贫困学生乘坐D658动车统一返杭。
“让贫困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实现稳定就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好途径。”吴槐庆介绍,2018年杭州第一技师学院、轻工技师学院招收178名恩施籍建档立卡贫困生就读。2019年、2020年,分别招收200名恩施籍建档立卡贫困生就读,给予每名学生每年1万元生活补助,并向20名优秀贫困学生颁发“浙金奖学金”。
杭州还与恩施州建立双创共建示范基地,举办东西部扶贫创新创业培训班,以创业带动就业。
2018年年初,建始县龙坪乡的谭贤静参加在义乌市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很快掌握了拍照、视频、文案、营销等一整套网店运营流程。同时,她参加杭州“百县千红新农人”计划,结识一批电商大V合作伙伴。目前,谭贤静创办的“黄四姐”特产品牌店,通过“扶贫832平台”销售马坡茶价值180余万元,销售六月雪梨、硒土豆、黄桃等特色农产品250吨,直接为当地群众增收1200万元。
走出去,请进来。近两年,仅杭州市西湖区就在宣恩县培训300多位创业致富带头人,涉及茶叶、花椒等产业,带动贫困户1854人就业。
今年,杭州恩施两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健康码互认,绿码免隔离,通过专车、专列接送1.2万名恩施籍员工赴浙返岗复工。通过开设赴杭就业绿色通道、技能培训、建设扶贫车间等形式,已帮助1.85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到浙江稳定就业,1.03万名贫困劳动力在恩施就近就业。
“加油,木兰”传递大爱
今秋,巴东县水布垭镇的谭玉清以617分成绩,考入浙江大学,但为学费、生活费发愁。
村妇联上门告知,谭玉清符合“加油,木兰”项目要求,可以一次性获得5000元补贴。
“巴东是恩施州唯一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的贫困女性超过8万人,多是因学、因病、因生育致贫。”杭州市下城区帮扶干部韦锋说,他们帮助当地贫困女性免费投保阿里“加油,木兰”公益保险——女学生考上高中每学期可获得500元补助,考上大学一次性获得5000元;女性生育后可获得2000元补助,大病可获得2万元补助等。
从出生、学习到生育,“加油,木兰”形成精准帮扶闭环。目前,“加油,木兰”项目已兑付资金1528.4万元。
“帮扶不单是政府的事,更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挂职恩施州委组织部的胡建亮介绍,两地已有68对乡镇(街道)、56对社区(村)、130对学校、78对医院互相结对。116位杭州企业家和20个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担任恩施州171个贫困村的“名誉村主任”,为村里产业发展、助残扶弱贡献力量。
杭州市民慷慨援助,将恩施富硒农特产品作为优先选择,通过杭州的各类销售平台累计销售恩施农特产品达15.5亿元;杭州市将恩施作为旅游和疗休养目的地,已累计输送游客超过135万人次,助力恩施州40万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