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共享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高峰论坛中的专家发言稿,作者系吉首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建军(下图)。文章认为,贫困是伴随人类发展过程的“附产品”,并且随着发展阶段、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涵、特征,这又进一步促进发展理念的转型和发展理论的演变。
发展与贫困是同一硬币的两面,发展的目的在于消除贫困,贫困又是伴随人类发展过程的“附产品”,并且随着发展阶段、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涵、特征,这又进一步促进发展理念的转型和发展理论的演变。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发展理论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包容发展理论阶段。
传统发展理论阶段。人类社会处于发展的早期,物质绝对匮乏对应普遍的绝对贫困,迫切需要加快物质财富积累,传统的增长理论应运而生并成为物质贫困减缓的“灵丹妙药”。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传统发展理论对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纵向”关系的忽视,使得水贫困、资源贫困等生态贫困、发展贫困成为突出的问题,贫困的内涵由单纯关注物质贫困向生态贫困维度拓展,也催生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容发展理论阶段。在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财富分配不均也不断加剧,以贫富分化、社会排斥等为表现形式的相对贫困成为贫困的主要形式,对于相对贫困,传统的增长理论不仅减贫效应有限,甚至反而加剧了相对贫困,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和包容性发展成为新的诉求。包容发展理论关注当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横向”关系,强调为穷人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经济机会和政治权利,为减轻相对贫困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包容发展理论各有侧重,一个基于代际的纵向视角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重视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分化、排斥和剥夺等问题。伴随传统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容发展理论的不断演变,减贫思路与行动框架也经历了涓滴式减贫、脆弱性与可持续生计框架、参与式减贫和社会排斥分析框架的变迁。
涓滴式减贫思路强调通过经济增长中的涓滴机制和再分配机制实现减贫,具体表现为:一是以落后地区或贫困地区作为减贫的主要对象;二是将千方百计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发展作为减贫的基本战略;三是收入再分配在减轻相对贫困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脆弱性分析框架总是和风险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多层次、动态化的脆弱性来源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以实现减贫。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则是一种理解多种原因引起的贫困并给予多种解决方案的综合集成分析方法,也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减贫思路。该分析框架认为实现可持续减贫的必要条件是支持和理解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并让穷人自行选择和确定适合当前社会和环境的生计方式和发展道路,即以人为中心且强调穷人的响应和参与。益贫性增长、参与式减贫和社会排斥分析框架作为包容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减贫思路,强调经济增长只是贫困减少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认为增长的性质及模式、增长成果的分享以及不平等程度的变化等因素都影响着减贫的成效。因而建议实施扩展就业机会、经济机会和能力提升兼顾的减贫战略,即通过考察多层次的不利条件如何使社会边缘群体(穷人、老人、单亲、新移民、失业者等)陷入被主流社会排斥的境地,以及如何消除这些社会排斥,进而,提出既发掘贫困主体的“主观努力”又重视扶贫主体“客观支持”的对策建议。这种减贫思路基于穷人更了解自身资源和贫困状况的事实,注重外部资源注入、环境改善和增强穷人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充分尊重穷人的权益和愿望。
虽然上述发展理论及其减贫思路各有侧重,但都产生于特定时期克服突出贫困维度的现实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贫困空间向集“老少边穷山”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集聚,并且呈现出经济贫困、生态贫困和制度性贫困相互交织的特点,贫困的复杂性、多维性使得上述单一发展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减贫思路难以有效满足该类型区域全面脱贫和可持续包容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框架。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框架应集成现有发展理念和减贫思路的优势,同时向经济贫困、生态贫困和制度性贫困“宣战”。
事实上,科学发展观作为颇具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虽不像传统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包容发展理论一样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但兼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包容发展理论的精髓,并提出了“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行动纲领,这对于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据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可以尝试构建基于统筹发展视角的多维减贫分析框架,即以“五个统筹”为基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形态创新和包容性制度体系为“统筹载体”,在致贫风险预警机制、城乡一体化融合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等“统筹减贫机制”的作用下,沿着可持续、包容的经济增长“减贫路径”,协同推进减缓物质贫困、生态贫困和制度性贫困。而具体实践中,新型城镇化战略因其在发展理念和行动指向上与上述多维减贫分析框架高度相似,可作为连片特困区统筹发展多维减贫框架的实施与应用。